外界对此的看法一直是小红书始终“既要又要”,既想保证平台社区生态,又不得不考虑商业化转型。“新零售商业评论”也提到,一位业内人士提及,“尽管小红书意识到了商业化的必要性,但由于担心过度商业化会影响用户体验和破坏社区氛围,因此在变现路径上一直较为谨慎。”
但是,社区生态和商业化或许终究两难全。
事实上,买手直播虽然在过去一年里有着不错的成绩,但从某种程度上也的确印证了小红书的担忧——当直播越来越多,这必然会蚕食社区的生态环境,用户的负反馈也会随之而来。
锌刻度留意到,小红书上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负面评价。
其中,在一条名为“别给我推直播,就是不喜欢”的笔记中,有用户提到,“小红书最近才开直播吗?没几个我平时爱看的博主,全是买东西的直播……这么下去都想卸载了”。而这条笔记下也不乏“别搞得像抖音一样”“我不明白小红书为什么要向抖学习?更喜欢小红书的氛围”“一页一个直播,真烦”这样的评论。
另外也有用户发布笔记称,“小红书已经变味了,让人提不起刷的兴趣了”并表示“现在全部都是广告,全部都是带货,全部都是卖东西的……真心呼吁小红书别走偏了”。
小红书上的笔记
但是,小红书走向“变味”或是必然。
毕竟,残酷的现实让小红书已经不得不变。
据公开数据显示,2022年小红书营收约300亿元,其中广告收入占据80%,剩余20%为电商营收;2023年的数据中,小红书广告收入占比略有下降,但依然占到七八成之多。
仅靠广告收入一条腿走路,步履维艰——2023年初,小红书制定了240亿元的年度营收目标。但后来,又根据上半年的实际情况降低了年度营收预期,240亿元调整到180亿至200亿元。
另据彭博社报道,小红书2023年有望录得5亿美元净利润,远超该公司在年初预计的不到5000万美元利润。但小红书的估值并未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线性增长。在去年的私募市场股份出售交易中,小红书的估值定格在160亿美元,相较于之前降低了近100亿美元。
与此对应的是,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小红书共完成六轮融资,累计融资金额超9亿美元。
不要忘了,在2023年末,小红书再次辟谣上市计划,但一直以来在上海独角兽企业的榜单上,小红书都以1000亿人民币的估值高居榜首。迟迟不上市,资本方又还愿意等多久呢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