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广东队大外援莫兰德在季后赛G2对阵上海队的比赛中,做出了引人注目的“数钱”动作。对于这一行为,CBA公司迅速作出反应,对莫兰德及广东主帅杜锋进行了罚款处理。然而,这一处理结果引发的争议不断。
据了解,在昨晚的比赛中,莫兰德因对自己被吹罚四次犯规感到不满,情绪失控,遂在场上对上海队替补席做出了“数钱”的手势,以此发泄个人情绪并表达抗议。按照CBA的纪律准则,这一行为被视为侮辱性手势,因此莫兰德被处以三万元的罚款。同时,由于广东队本赛季多次出现球员违规行为,广东主帅杜锋也因此被罚款两万元。
然而,对于这样的处罚,外界观察者发现了一些不寻常之处。按照CBA以往的处罚惯例,对于类似数钱这样的侮辱性手势,通常是会伴随禁赛处罚的。但此次莫兰德却仅以罚款幸免于禁赛。这一处理方式对其他曾因相同行为受罚的球队和球员而言,显然显得不公平。
回顾历史,在2018赛季常规赛中,浙江广厦与四川男篮的比赛中,四川队外援汤姆森也曾对观众做出数钱动作,当时CBA公司便给予了其禁赛一场的处罚。同样地,在2019赛季广东男篮与浙江队的比赛中,浙江队外援保罗也因对裁判做出“数钱”手势而被禁赛。对比莫兰德的情况,不禁让人质疑CBA公司双标处理的公信力。
为何同样是在比赛中出现侮辱性手势的莫兰德能够幸免于禁赛?CBA公司的这种做法如何能让人信服?面对这样的疑问与质疑,CBA公司是否应该给予公众一个明确且合理的解释?如何维护联赛的公平与公正,恢复公信力,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问题。